000
|
02501nam 2200337 450
|
001
|
2253188735
|
005
|
20220801144641.96
|
010
|
|
@a978-7-5537-6828-1@b/@dCNY 68.00
|
100
|
|
@a20220728d2018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320000
|
105
|
|
@aa a 000yy
|
200
|
1
|
@a超越邻里单位@Achao yue lin li dan wei@e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f(美) 特里迪布·班纳吉, 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g李丽译
|
210
|
|
@a南京@c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d2018.01
|
215
|
|
@a305页@c图@d23cm
|
225
|
2
|
@a建筑学经典丛书@Ajian zhu xue jing dian cong shu
|
312
|
|
@a英文题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
314
|
|
@a特里迪布·班纳吉,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专业博士。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李丽,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 199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获硕士学位。
|
320
|
|
@a有书目 (第287-300页)
|
330
|
|
@a本书围绕居住在美国洛杉矶都市区域内不同社会阶层各自拥有的生活体验, 以及他们对环境设计和公共政策的理解, 进行实践调研, 并对结果做出系统的分析、考量和总结。为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本书一共分为7章内容, 第1章为导论内容, 描述了邻里单位的研究与设计难题、研究缘起、研究定位以及研究结构; 第2章内容为邻里单位: 一种设计范式、邻里思想及其历史、邻里思想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及邻里单位存在的弊端; 第3章内容为研究手段及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印象、研究范围、研究路线、实体场所与感受: 不同群体的差异性、不同家庭周期阶段的感受差异性、满意度与优先顺序; 第4章内容为住区与邻里、意象与价值观念、集体意象、集体意象的差异性、调查结果与邻里单位思想的比较、住区与邻里的对比; 第5章内容为住区作为实体空间: 场所、理想的场所与硬件、不良的场所与硬件、场所缺失与场所恶化: 空间失谐的两个方面、理想场所与硬件的距离阈值; 第6章主要内容为总结: 调查结果的综合考量、调查结果及其启示、住区的环境作用、住区的形式、住区的实体场所、居住环境体验的群体差异性; 第7章主要内容为寻求全新的设计范式、寻求选择、综述: 前人对替代性方案的探寻、替代性方案的考虑因素、符合标准的提案。
|
410
|
0
|
@12001 @a建筑学经典丛书
|
500
|
10
|
@aBeyond neighborhood unit :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and public policy@mChinese
|
517
|
1
|
@a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Aju zhu huan jing yu gong gong zheng ce
|
606
|
0
|
@a居住区@Aju zhu qu@x城市规划@x研究@y洛杉矶
|
690
|
|
@aTU984.12@v5
|
690
|
|
@aTU984@v4
|
701
|
1
|
@a班纳吉@Aban na ji@g(Banerjee, Tridib)@4著
|
701
|
1
|
@a贝尔@Abei er@g(Baer, William C.),@f1936-@4著
|
702
|
0
|
@a李丽@Ali li@4译
|
801
|
0
|
@aCN@bHNYZ@c20220728
|
905
|
|
@aZUCC@dTU984@e68
|
|
|
|
|
超越邻里单位: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美) 特里迪布·班纳吉, 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李丽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1 |
305页:图;23cm.-(建筑学经典丛书) |
|
|
ISBN 978-7-5537-6828-1(/):CNY 68.00 |
本书围绕居住在美国洛杉矶都市区域内不同社会阶层各自拥有的生活体验, 以及他们对环境设计和公共政策的理解, 进行实践调研, 并对结果做出系统的分析、考量和总结。为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本书一共分为7章内容, 第1章为导论内容, 描述了邻里单位的研究与设计难题、研究缘起、研究定位以及研究结构; 第2章内容为邻里单位: 一种设计范式、邻里思想及其历史、邻里思想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及邻里单位存在的弊端; 第3章内容为研究手段及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印象、研究范围、研究路线、实体场所与感受: 不同群体的差异性、不同家庭周期阶段的感受差异性、满意度与优先顺序; 第4章内容为住区与邻里、意象与价值观念、集体意象、集体意象的差异性、调查结果与邻里单位思想的比较、住区与邻里的对比; 第5章内容为住区作为实体空间: 场所、理想的场所与硬件、不良的场所与硬件、场所缺失与场所恶化: 空间失谐的两个方面、理想场所与硬件的距离阈值; 第6章主要内容为总结: 调查结果的综合考量、调查结果及其启示、住区的环境作用、住区的形式、住区的实体场所、居住环境体验的群体差异性; 第7章主要内容为寻求全新的设计范式、寻求选择、综述: 前人对替代性方案的探寻、替代性方案的考虑因素、符合标准的提案。 |
● |
正题名:超越邻里单位
索取号:TU984/6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031833
|
202103183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U984/68]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1031834
|
202103183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U984/68]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1031835
|
202103183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U984/68]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1031836
|
202103183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U984/68]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1031837
|
202103183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U984/68]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