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南宋士人与地方公益事业之研究 
作者: 宋燕鹏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10
开本页数: 24cm  282页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F299.294.42 D691.71 D691.7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南宋 , 公用事业--研究--中国--南宋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3-5753-1
000 01458nam0 2200253 450
001 2044243337
005 20201127121804.01
010    @a978-7-5203-5753-1@dCNY 89.00
100    @a20200529d2019 em y0chiy0110 ea
101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f z 000zy
200 @a南宋士人与地方公益事业之研究@9Nan Song Shi Ren Yu Di Fang Gong Yi Shi Ye Zhi Yan Jiu @f宋燕鹏著
210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9.10
215    @a282页@d24cm
330    @a科举制带来社会阶层一定程度上的流动,并且在唐代中期开始形成以科举为业的阶层,并且这个阶层也覆盖到江南地区。北宋发展科举制,并且在地方推广官学教育,致使社会知识群体继续膨胀。靖康之难后,北人再次大量南迁,这就增加了南方的士人群体。北方士人迁入南方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加上科举制继续发展,从而增加了南宋士人群体的数量。这源于南宋地方公私教育的普及,以及印刷出版技术的发达。南宋士人的身份的自我认同比较一致,士人的形成方式开始趋同,并且该阶层还出现了基本的分层。南宋士人奠定了八百年政府之外知识群体(士人与士绅)参与地方公益事业的实施模式。但公益事业实施情况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很少有制度化的设计。所以从南宋到明清,随着地方财政所决定的政府行政能力的强弱,演绎出公益事业领域内古代版的“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之交替。
606 @a知识分子@x研究@y中国@x南宋
606 @a公用事业@x研究@y中国@x南宋
690 @aF299.294.42@v5
690 @aD691.71@v5
690    @aD691.7@v4
701  0 @a宋燕鹏@9Song Yan Peng @4著
801  0 @aCN@bHNYZ@c20201127
905    @aZUCC@dD691.7@e14
    
    南宋士人与地方公益事业之研究/宋燕鹏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0
    282页;24cm
    
    
    ISBN 978-7-5203-5753-1:CNY 89.00
    科举制带来社会阶层一定程度上的流动,并且在唐代中期开始形成以科举为业的阶层,并且这个阶层也覆盖到江南地区。北宋发展科举制,并且在地方推广官学教育,致使社会知识群体继续膨胀。靖康之难后,北人再次大量南迁,这就增加了南方的士人群体。北方士人迁入南方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加上科举制继续发展,从而增加了南宋士人群体的数量。这源于南宋地方公私教育的普及,以及印刷出版技术的发达。南宋士人的身份的自我认同比较一致,士人的形成方式开始趋同,并且该阶层还出现了基本的分层。南宋士人奠定了八百年政府之外知识群体(士人与士绅)参与地方公益事业的实施模式。但公益事业实施情况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很少有制度化的设计。所以从南宋到明清,随着地方财政所决定的政府行政能力的强弱,演绎出公益事业领域内古代版的“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之交替。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南宋士人与地方公益事业之研究     索取号:D691.7/14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681388   202681388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91.7/14] 在馆     架位导航
2 681389   202681389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91.7/14] 在馆     架位导航
3 681390   202681390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91.7/14] 在馆     架位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