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论语》思想学说导论
|
|
作者:
|
唐代兴
,
唐梵凌
著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9.10
|
开本页数:
|
24cm 
417页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2.25
,
B222.2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儒家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26-6758-8
|
000
|
01499nam0 2200325 450
|
001
|
2050239747
|
005
|
20201211135810.73
|
010
|
|
@a978-7-5426-6758-8@dCNY 89.00
|
100
|
|
@a20191109d2017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论语》思想学说导论@f唐代兴,唐梵凌著
|
210
|
|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19.10
|
215
|
|
@a417页@c图@d24cm
|
330
|
|
@a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评价孔子是创造“思想范式”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晚期的孔子,基于文道救世的理想,以返本开新方式创造的“思想范式”,是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从修仁出发习礼,追求实现作为个体主体的成己之乐和作为社会主体的成人之乐,构成“以仁入礼达乐”的思维——认知路径。这一思维-认知路径向上展开,开出《论语》的道德哲学和知识论;向下展开,形成《论语》的君子学说。后者敞开伦理和政治两个维度,形成君子伦理学和君子政治学:前者围绕君子如何成己展开,创建起以“君子人格”为主题的君子德性理论;后者围绕君子如何成人展开,形成以“修德取位”和“以德正位”为主题的君子事功理论。其动力来源是自然主义人性论,基本路径是“学而时习之”,根本方法是中庸道德。
|
333
|
|
@a儒学研究者
|
510
|
1
|
@aIntroduction to the thought and theor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zeng
|
605
|
|
@a论语@x研究
|
606
|
0
|
@a儒家
|
690
|
|
@aB222.25@v5
|
690
|
|
@aB222.2@v4
|
701
|
0
|
@a唐代兴@4著
|
701
|
0
|
@a唐梵凌@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01211
|
901
|
|
@a上海三联书店
|
902
|
|
@aRt905-2244
|
905
|
|
@aZUCC@dB222.2@e40
|
962
|
|
@a6854494
|
997
|
|
@a可供
|
|
|
|
|
《论语》思想学说导论/唐代兴,唐梵凌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9.10 |
417页:图;24cm |
使用对象:儒学研究者 |
|
ISBN 978-7-5426-6758-8:CNY 89.00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评价孔子是创造“思想范式”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晚期的孔子,基于文道救世的理想,以返本开新方式创造的“思想范式”,是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从修仁出发习礼,追求实现作为个体主体的成己之乐和作为社会主体的成人之乐,构成“以仁入礼达乐”的思维——认知路径。这一思维-认知路径向上展开,开出《论语》的道德哲学和知识论;向下展开,形成《论语》的君子学说。后者敞开伦理和政治两个维度,形成君子伦理学和君子政治学:前者围绕君子如何成己展开,创建起以“君子人格”为主题的君子德性理论;后者围绕君子如何成人展开,形成以“修德取位”和“以德正位”为主题的君子事功理论。其动力来源是自然主义人性论,基本路径是“学而时习之”,根本方法是中庸道德。 |
● |
正题名:《论语》思想学说导论
索取号:B222.2/4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15485
|
20271548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2/4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15486
|
20271548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2/4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15487
|
20271548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2/40]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