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249oam2 2200277 450
|
001
|
1560122426
|
005
|
20151207164315.79
|
010
|
|
@a978-7-301-25901-6@b/@dCNY 32.00
|
100
|
|
@a20151101d2015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k z 000yy
|
200
|
1
|
@a重访灰色地带@9chong fang hui se di dai@e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dRevisiting the gray area@enarration and memories in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f刘海龙著@zeng
|
210
|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5.07
|
215
|
|
@a207页@c图表@d23cm
|
225
|
1
|
@a未名社科·新闻与传播研究丛书
|
300
|
|
@a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
330
|
|
@a本书共分为十一个章节,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内容包括:帕克与传播研究的芝加哥学派神话、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孙本文与20世纪初的中国传播研究、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从关键词的变迁看中国媒介文化研究以及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等。
|
461
|
0
|
@12001 @a未名社科·新闻与传播研究丛书
|
510
|
1
|
@aRevisiting the gray area@enarration and memories in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zeng
|
606
|
0
|
@a传播学@x历史@x研究
|
690
|
|
@aG206-09@v5
|
690
|
|
@aG206@v4
|
701
|
0
|
@a刘海龙@9liu hai long@c(传播学)@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151207
|
905
|
|
@aZUCC@dG206@e36
|
|
|
|
|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Revisiting the gray area:narration and memories in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刘海龙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07 |
207页:图表;23cm.-(未名社科·新闻与传播研究丛书) |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
|
ISBN 978-7-301-25901-6(/):CNY 32.00 |
本书共分为十一个章节,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内容包括:帕克与传播研究的芝加哥学派神话、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孙本文与20世纪初的中国传播研究、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从关键词的变迁看中国媒介文化研究以及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等。 |
● |
正题名:重访灰色地带
索取号:G206/3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583009
|
20258300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6/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583010
|
202583010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6/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583011
|
20258301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6/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583012
|
20258301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6/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583013
|
20258301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6/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