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10nam0 2200277 450
|
001
|
2234339190
|
005
|
20220625093227.81
|
010
|
|
@a978-7-5321-6682-4@b/@dCNY 68.00
|
100
|
|
@a20180813d2018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3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第三餐盘@Adi san can pan@e明日饮食探究之旅@f(美) 丹·巴伯著@d= The third platec@efield notes on the future of food@fDan Barber@g郭宝莲译@zeng
|
210
|
|
@a上海@c上海文艺出版社@d2018.07
|
215
|
|
@a441页@d21cm
|
314
|
|
@a(美) 丹·巴伯, 位于曼哈顿西村蓝丘餐厅的厨师。
|
330
|
|
@a《第三餐盘》是一本将旅行日记、农场耕种历史、农业和烹饪哲学相结合, 坦诚且观点鲜明的主厨回忆笔记。其中清楚地展现了如今称作“食品运动”的来源, 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第三餐盘”的涵义如不作解释, 有些不甚清晰, 巴伯在书中确实记录了一些田野调查和实验, 表示如何通过种植和采收技术来改变口味, 然后才是烹饪。起初, 巴伯决定想要自己的小麦, 对合适小麦品种的追求成为了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并开始了一系列探究之旅。然而, 在能够品尝到巴伯的小麦之前, 我们可以跟随他去拜访那些美国以及跨越大西洋的种植者、科学家和厨师, 对农业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获得良多有趣的发现。
|
500
|
10
|
@aThird platec : field notes on the future of food@mChinese
|
517
|
1
|
@a明日饮食探究之旅@Aming ri yin shi tan jiu zhi lu^
|
606
|
0
|
@a饮食@Ayin shi@x文化史@y世界
|
690
|
|
@aTS971.2(1)@v5
|
690
|
|
@aTS971@v4
|
701
|
1
|
@a巴伯@Aba bo@g(Barber, Dan)@4著
|
702
|
0
|
@a郭宝莲@Aguo bao lian@4译
|
801
|
0
|
@aCN@bHNYZ@c20220302
|
905
|
|
@aZUCC@dTS971@e336
|
|
|
|
|
第三餐盘:明日饮食探究之旅/(美) 丹·巴伯著= The third platec:field notes on the future of food/Dan Barber/郭宝莲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07 |
441页;21cm |
|
|
ISBN 978-7-5321-6682-4(/):CNY 68.00 |
《第三餐盘》是一本将旅行日记、农场耕种历史、农业和烹饪哲学相结合, 坦诚且观点鲜明的主厨回忆笔记。其中清楚地展现了如今称作“食品运动”的来源, 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第三餐盘”的涵义如不作解释, 有些不甚清晰, 巴伯在书中确实记录了一些田野调查和实验, 表示如何通过种植和采收技术来改变口味, 然后才是烹饪。起初, 巴伯决定想要自己的小麦, 对合适小麦品种的追求成为了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并开始了一系列探究之旅。然而, 在能够品尝到巴伯的小麦之前, 我们可以跟随他去拜访那些美国以及跨越大西洋的种植者、科学家和厨师, 对农业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获得良多有趣的发现。 |
● |
正题名:第三餐盘
索取号:TS971/33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907241
|
20290724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S971/3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907242
|
20290724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S971/3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907243
|
20290724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S971/3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907244
|
20290724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S971/3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907245
|
20290724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TS971/336]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