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458nam 2200277 450
|
001
|
2158771235
|
005
|
20210325162020.45
|
010
|
|
@a978-7-5214-0818-8@b/@dCNY 15.00
|
100
|
|
@a20190814d2019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1yy
|
200
|
1
|
@a外科精要@Awai ke jing yao@f(宋) 陈自明著@g顾漫校注
|
205
|
|
@a2版
|
210
|
|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19.07
|
215
|
|
@a81页@d21cm
|
225
|
2
|
@a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Azhong yi fei wu zhi wen hua yi chan lin chuang jing dian du ben@h第一辑
|
320
|
|
@a有索引
|
330
|
|
@a本书为中医治疗痈疽之专论, (清) 陈自明著。全书凡上、中、下三卷, 计五十四论。卷上大体为概论, 第一论名为“要诀”, 乃全书之总纲, 为痈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外方用药之概说 ; 第二“痈疽备论”。点明痈疽治疗须“施以活法” ; 第三至十一论, 详述痈疽灸法 ; 第十二至十九论, 言及痈疽发生、辨证、用药之规律 ; 第二十至二十二论, 于痈疽之病因穷本溯源, 阐发己见, 将痈疽之源归为“毒”之一字, 并引华佗《中藏经》证之, 其论与西医学关于糖尿病并发痈疮症之认识颇有暗合。卷中论痈疽之辨证及调护, 其辨痈疽之表里阴阳、形证之善恶顺逆, 条分缕析, 如指诸掌, 为后世所遵从 ; 论调护应对、居处宜忌, 亦切近实用, 颇多忠言。
|
410
|
0
|
@12001 @a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h第一辑
|
606
|
0
|
@a中医外科学@Azhong yi wai ke xue@y中国@z宋代
|
690
|
|
@aR26@v5
|
701
|
0
|
@a陈自明,@Achen zi ming@f宋代@4著
|
702
|
0
|
@a顾漫@Agu man@4校注
|
801
|
|
@aCN@bHNYZ@c20210319
|
905
|
|
@aZUCC@dR26@e97=2
|
|
|
|
|
外科精要/(宋) 陈自明著/顾漫校注.-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7 |
81页;21cm.-(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一辑) |
|
|
ISBN 978-7-5214-0818-8(/):CNY 15.00 |
本书为中医治疗痈疽之专论, (清) 陈自明著。全书凡上、中、下三卷, 计五十四论。卷上大体为概论, 第一论名为“要诀”, 乃全书之总纲, 为痈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外方用药之概说 ; 第二“痈疽备论”。点明痈疽治疗须“施以活法” ; 第三至十一论, 详述痈疽灸法 ; 第十二至十九论, 言及痈疽发生、辨证、用药之规律 ; 第二十至二十二论, 于痈疽之病因穷本溯源, 阐发己见, 将痈疽之源归为“毒”之一字, 并引华佗《中藏经》证之, 其论与西医学关于糖尿病并发痈疮症之认识颇有暗合。卷中论痈疽之辨证及调护, 其辨痈疽之表里阴阳、形证之善恶顺逆, 条分缕析, 如指诸掌, 为后世所遵从 ; 论调护应对、居处宜忌, 亦切近实用, 颇多忠言。 |
● |
正题名:外科精要
索取号:R26/97=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34182
|
202734182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6/97=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34183
|
202734183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6/97=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34184
|
202734184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6/97=2]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