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41nam0 2200229 450
|
001
|
2240697227
|
005
|
20220730111831.01
|
010
|
|
@a978-7-01-013637-0@b/@dCNY 39.00
|
100
|
|
@a20220728d2014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gy
|
200
|
1
|
@a朱自清旧体诗词校注@Azhu zi qing jiu ti shi ci jiao zhu@f常丽洁校注
|
210
|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4.06
|
215
|
|
@a422页@d21cm
|
320
|
|
@a有书目 (第419-420页)
|
330
|
|
@a本书是对现代作家、学者朱自清的旧体诗词进行校勘和笺注, 以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的朱自清旧体诗词手写稿本, 与《朱自清全集》诗歌卷中的相关内容对照后发现, 后者有不少错认、误植和标点失当处, 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相关诗词的内容及含义。遂以《朱自清全集》诗歌卷为底本, 参考朱自清手写稿本、日记、书信、年谱及同一时代与朱氏往来较密者的相关文字资料等予以校订, 订正谬误多处, 增补诗词4首。所录诗词以年代先后顺序编次, 原诗有写作时间者照录, 无写作时间者, 据朱自清日记、书信及其他资料推断, 尽力做到精准有据。笺注力求详明, 对难词、名物、典故、地名、人物、历史事件等作简要注释, 并适当注明根据。引据之材料, 文简者照录, 文繁者概述, 注明出处。句意难懂者, 注释之后稍作串释。《敝帚集》前半部分为朱自清模拟汉魏六朝诗所作的拟古诗, 为方便读者参照阅读, 特将拟作之原诗或代表作品附在每诗笺注中。朱自清旧体诗多有与朋辈唱和而作者, 同一韵目且有往返数首者, 遇此情形, 则将原作或和诗以及相关评价附入正文之下, 以见朱氏交游及时代风习之一斑。
|
606
|
0
|
@a诗词@Ashi ci@y中国@z现代@j作品集
|
690
|
|
@aI226@v5
|
701
|
0
|
@a常丽洁@Achang li jie@4校注
|
801
|
0
|
@aCN@bHNYZ@c20220728
|
905
|
|
@aZUCC@dI226@e93
|
|
|
|
|
朱自清旧体诗词校注/常丽洁校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6 |
422页;21cm |
|
|
ISBN 978-7-01-013637-0(/):CNY 39.00 |
本书是对现代作家、学者朱自清的旧体诗词进行校勘和笺注, 以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的朱自清旧体诗词手写稿本, 与《朱自清全集》诗歌卷中的相关内容对照后发现, 后者有不少错认、误植和标点失当处, 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相关诗词的内容及含义。遂以《朱自清全集》诗歌卷为底本, 参考朱自清手写稿本、日记、书信、年谱及同一时代与朱氏往来较密者的相关文字资料等予以校订, 订正谬误多处, 增补诗词4首。所录诗词以年代先后顺序编次, 原诗有写作时间者照录, 无写作时间者, 据朱自清日记、书信及其他资料推断, 尽力做到精准有据。笺注力求详明, 对难词、名物、典故、地名、人物、历史事件等作简要注释, 并适当注明根据。引据之材料, 文简者照录, 文繁者概述, 注明出处。句意难懂者, 注释之后稍作串释。《敝帚集》前半部分为朱自清模拟汉魏六朝诗所作的拟古诗, 为方便读者参照阅读, 特将拟作之原诗或代表作品附在每诗笺注中。朱自清旧体诗多有与朋辈唱和而作者, 同一韵目且有往返数首者, 遇此情形, 则将原作或和诗以及相关评价附入正文之下, 以见朱氏交游及时代风习之一斑。 |
● |
正题名:朱自清旧体诗词校注
索取号:I226/9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030256
|
2021030256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6/9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1030257
|
2021030257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6/9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1030258
|
2021030258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6/9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1030259
|
2021030259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6/9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1030260
|
2021030260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6/93]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