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826nam0 2200325 450
|
001
|
2131967169
|
005
|
20210526085308.60
|
010
|
|
@a978-7-5407-8886-5@b/@dCNY 58.00
|
100
|
|
@a20210426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450000
|
105
|
|
@ay a 000yy
|
200
|
1
|
@a文化的衰颓@Awen hua de shuai tui@e史学大师巴尔赞的12堂课@f(美) 雅克·巴尔赞, 阿瑟·克里斯托著@d= The culture we deserve@fJacques Barzuun, Arthur Krystal@g李小霞译@zeng
|
210
|
|
@a桂林@c漓江出版社@d2021.03
|
215
|
|
@a295页@d21cm
|
314
|
|
@a雅克·巴尔赞, 美国历史学家, 文化史大师, 集学者、教授、作家及批评家等身份于一身。阿瑟·克里斯托, 美国批评家、编辑, 现居纽约市。李小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士,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是巴尔赞20世纪80年代所撰写的涉及当代文化问题的论文精选汇编。对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内出现的危机进行了揭露, 并对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书中涉及高雅文化、艺术传播、艺术市场、艺术过剩、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关系等多个主题。本书各章的顺序是巴尔赞自己特意为之, 的主意编排的, 让明显讨论相同题目的文章保持一定距离, 而不是集中成为一个序列。这种分开编排的做法是为了向读者呈现文章间不易探究的隐含联系 —— 前三章主要讲述当前对待文化产品的方式 ; 接下来的四至七章阐明社会的自我意识 ; 再接下来的八、九两章批判大众在大学被灌输的对待自由主义和高雅艺术的态度 ; 最后三章细究现代文明日趋衰落的征兆。
|
500
|
10
|
@aCulture we deserve@mChinese
|
517
|
1
|
@a史学大师巴尔赞的12堂课@Ashi xue da shi ba er zan de 12 tang ke
|
606
|
0
|
@a现代文化@Axian dai wen hua@y世界@j文集
|
690
|
|
@aG11-53@v5
|
690
|
|
@aG11@v4
|
701
|
1
|
@a巴尔赞@Aba er zan@g(Barzuun, Jacques)@4著
|
701
|
1
|
@a克里斯托@Ake li si tuo@g(Krystal, Arthur)@4著
|
702
|
0
|
@a李小霞@Ali xiao xia@4译
|
801
|
|
@aCN@bHNYZ@c20210524
|
902
|
|
@aRt974-1842
|
905
|
|
@aZUCC@dG11@e6
|
962
|
|
@a7152398
|
|
|
|
|
文化的衰颓:史学大师巴尔赞的12堂课/(美) 雅克·巴尔赞, 阿瑟·克里斯托著= The culture we deserve/Jacques Barzuun, Arthur Krystal/李小霞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21.03 |
295页;21cm |
|
|
ISBN 978-7-5407-8886-5(/):CNY 58.00 |
本书是巴尔赞20世纪80年代所撰写的涉及当代文化问题的论文精选汇编。对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内出现的危机进行了揭露, 并对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书中涉及高雅文化、艺术传播、艺术市场、艺术过剩、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关系等多个主题。本书各章的顺序是巴尔赞自己特意为之, 的主意编排的, 让明显讨论相同题目的文章保持一定距离, 而不是集中成为一个序列。这种分开编排的做法是为了向读者呈现文章间不易探究的隐含联系 —— 前三章主要讲述当前对待文化产品的方式 ; 接下来的四至七章阐明社会的自我意识 ; 再接下来的八、九两章批判大众在大学被灌输的对待自由主义和高雅艺术的态度 ; 最后三章细究现代文明日趋衰落的征兆。 |
● |
正题名:文化的衰颓
索取号:G11/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69726
|
20276972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11/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69727
|
20276972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11/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69728
|
20276972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11/6]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