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25nam 2200301 450
|
001
|
2153018413
|
005
|
20210323144346.90
|
010
|
|
@a978-7-5132-5906-4@b/@dCNY 39.00
|
100
|
|
@a20200409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新方创用@Axin fang chuang yong@e纯中医辨治肿瘤五十年@f刘亚娴著@g刘羽, 李建波, 霍炳杰整理
|
210
|
|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0.01
|
215
|
|
@a118页@d24cm
|
225
|
2
|
@a中医师承学堂·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Azhong yi shi cheng xue tang · yi suo mei you wei qiang de da xue
|
314
|
|
@a刘亚娴, 河北医科大学四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330
|
|
@a李学勤谈国学共分为上下两卷, 以讨论国学为伊始, 探讨国学的源流, 辨析国学的内涵, 弘扬国学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考古学、文献学, 特别是新见出土的清华简, 追根溯源, 以实论虚, 明确提出孔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所谓的经学时代, 自孔子始也。下卷以讨论诸子百家为要旨, 涉及儒、墨、道、法、阴阳诸家, 把文献与考古成果综合起来, 划分东周列国时代七个文化圈, 旨在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 是以多民族、多地区、多文化为特征, 共同构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回顾和总结中华文明研究的历程, 追寻和考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开拓和创新中华文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410
|
0
|
@12001 @a中医师承学堂·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
517
|
1
|
@a纯中医辨治肿瘤五十年@Achun zhong yi bian zhi zhong liu wu shi nian
|
606
|
0
|
@a肿瘤@Azhong liu@x辨证论治
|
690
|
|
@aR273@v5
|
701
|
0
|
@a刘亚娴,@Aliu ya xian@f1944-@4著
|
702
|
0
|
@a刘羽@Aliu yu@4整理
|
702
|
0
|
@a李建波@Ali jian bo@4整理
|
702
|
0
|
@a霍炳杰@Ahuo bing jie@4整理
|
801
|
|
@aCN@bHNYZ@c20210319
|
905
|
|
@aZUCC@dR273@e225
|
|
|
|
|
新方创用:纯中医辨治肿瘤五十年/刘亚娴著/刘羽, 李建波, 霍炳杰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01 |
118页;24cm.-(中医师承学堂·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
|
|
ISBN 978-7-5132-5906-4(/):CNY 39.00 |
李学勤谈国学共分为上下两卷, 以讨论国学为伊始, 探讨国学的源流, 辨析国学的内涵, 弘扬国学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考古学、文献学, 特别是新见出土的清华简, 追根溯源, 以实论虚, 明确提出孔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所谓的经学时代, 自孔子始也。下卷以讨论诸子百家为要旨, 涉及儒、墨、道、法、阴阳诸家, 把文献与考古成果综合起来, 划分东周列国时代七个文化圈, 旨在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 是以多民族、多地区、多文化为特征, 共同构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回顾和总结中华文明研究的历程, 追寻和考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开拓和创新中华文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 |
正题名:新方创用
索取号:R273/22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28404
|
202728404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73/22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28405
|
202728405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73/22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28406
|
202728406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73/225]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