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现象与原理
|
|
作者:
|
刘心舟
著
|
出版信息:
|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0.08
|
开本页数:
|
21cm 
278页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516.35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08-8888-0
|
000
|
00948nam0 2200229 450
|
001
|
2133046786
|
005
|
20210520091117.95
|
010
|
|
@a978-7-5608-8888-0@b/@dCNY 48.00
|
100
|
|
@a20201130d2020 kem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310000
|
105
|
|
@ay v 000yy
|
200
|
1
|
@a现象与原理@9xian xiang yu yuan li@e黑格尔论述市民社会的不同视角@f刘心舟著
|
210
|
|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0.08
|
215
|
|
@a278页@d21cm
|
330
|
|
@a本书对黑格尔早期《精神现象学》和晚年《法哲学原理》所提出的两种市民社会理论分别进行梳理,比较它们的不同,揭示它们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黑格尔前后期对市民社会的态度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
|
517
|
1
|
@a黑格尔论述市民社会的不同视角@9hei ge er lun shu shi min she hui de bu tong shi jiao
|
600
|
0
|
@a黑格尔@c(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f1770-1831)@x社会哲学@x研究
|
690
|
|
@aB516.35@v5
|
701
|
0
|
@a刘心舟@9liu xin zhou@f(1987-)@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10504
|
905
|
|
@aZUCC@dB516.35@e11
|
|
|
|
|
现象与原理:黑格尔论述市民社会的不同视角/刘心舟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8 |
278页;21cm |
|
|
ISBN 978-7-5608-8888-0(/):CNY 48.00 |
本书对黑格尔早期《精神现象学》和晚年《法哲学原理》所提出的两种市民社会理论分别进行梳理,比较它们的不同,揭示它们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黑格尔前后期对市民社会的态度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 |
● |
正题名:现象与原理
索取号:B516.35/1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59635
|
20275963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516.35/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59636
|
20275963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516.35/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59637
|
20275963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516.35/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759638
|
20275963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516.35/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759639
|
20275963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516.35/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