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
|
|
作者:
|
王中江
著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08
|
开本页数:
|
23cm 
422页
|
丛书名:
|
国学论丛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2.05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儒家--研究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1-11082-1
|
000
|
01102oam2 2200253 450
|
001
|
2256147999
|
005
|
20220724153602.44
|
010
|
|
@a978-7-101-11082-1@b/@dCNY 78.00
|
100
|
|
@a20160109d2015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9ru jia de jing shen zhi dao he she hui jue se@f王中江著
|
210
|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15.08
|
215
|
|
@a422页@d23cm
|
225
|
1
|
@a国学论丛
|
300
|
|
@a孔子新汉学计划资助项目
|
330
|
|
@a本书对儒家人文传统、精神史和公共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孔子及其信徒们始终是以个人自我的完善和公共领域的淑世为志业的,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总是试图在公共事务中实践自己的哲学和信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儒者宁愿从公共领域中退出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以在野的身份在民间持守精神生活的创造、反思和修炼,以此造就了儒学悠久、博大的人文精神传统,并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
|
461
|
0
|
@12001 @a国学论丛
|
606
|
0
|
@a儒家@x研究
|
690
|
|
@aB222.05@v5
|
701
|
0
|
@a王中江@9wang zhong jiang@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160109
|
905
|
|
@aZUCC@dB222.05@e81
|
|
|
|
|
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王中江著.-北京:中华书局,2015.08 |
422页;23cm.-(国学论丛) |
孔子新汉学计划资助项目 |
|
ISBN 978-7-101-11082-1(/):CNY 78.00 |
本书对儒家人文传统、精神史和公共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孔子及其信徒们始终是以个人自我的完善和公共领域的淑世为志业的,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总是试图在公共事务中实践自己的哲学和信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儒者宁愿从公共领域中退出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以在野的身份在民间持守精神生活的创造、反思和修炼,以此造就了儒学悠久、博大的人文精神传统,并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 |
● |
正题名: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
索取号:B222.05/8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005841
|
202100584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05/8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1005842
|
202100584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05/8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1005843
|
202100584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05/8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1005844
|
202100584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05/8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1005845
|
202100584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222.05/8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