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94nam0 2200313 450
|
001
|
2239769831
|
005
|
20220322110327.39
|
010
|
|
@a978-7-5146-1590-6@b/@dCNY 98.00
|
100
|
|
@a20180702d2018 em y0chiy0121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cf z 001yy
|
200
|
1
|
@a录像艺术史@Alu xiang yi shu shi@f(英) 克里斯·米-安德鲁斯著@g曹凯中, 刘亭, 张净雨译
|
210
|
|
@a北京@c中国画报出版社@d2018.07
|
215
|
|
@axii, 380页, [16] 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 肖像@d25cm
|
312
|
|
@a英文题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
314
|
|
@a克里斯·米-安德鲁斯, 录像艺术家、学者、作家及策展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录像艺术方面的实践。他毕业于伦敦印刷学院。
|
320
|
|
@a有索引
|
330
|
|
@a作者以过去50余年间数字科技的进步为线索, 整理了录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 《录像艺术史》还从更高远的角度审视这一艺术形式, 探讨历史文化及社会变迁对录像艺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结构主义到80、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甚至到2000年以来, 新一代影像艺术家对后殖民主义、后媒体时代的思考, 以及互联网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本书将为你开启详尽的录像艺术史导览。《录像艺术史》的第一版出版于2006年。本书作为第二版扩大了第一版的研究范围, 加入了更多艺术家及其作品, 从而展现了一幅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录像艺术家生态图。此外, 第二版还增加对影像艺术的理论概念的探讨, 并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去分析艺术家的作品。
|
500
|
10
|
@aHistory of video art@mChinese
|
606
|
0
|
@a录像@Alu xiang@x摄影艺术@x艺术史@y世界
|
690
|
|
@aJ409.1@v5
|
690
|
|
@aJ409@v4
|
701
|
1
|
@a米-安德鲁斯@Ami -an de lu si@g(Meigh-Andrews, Chris)@4著
|
702
|
0
|
@a曹凯中@Acao kai zhong@4译
|
702
|
0
|
@a刘亭@Aliu ting@4译
|
702
|
0
|
@a张净雨@Azhang jing yu@4译
|
801
|
0
|
@aCN@bHNYZ@c20220322
|
905
|
|
@aZUCC@dJ409@e4
|
|
|
|
|
录像艺术史/(英) 克里斯·米-安德鲁斯著/曹凯中, 刘亭, 张净雨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8.07 |
xii, 380页, [16]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肖像;25cm |
|
|
ISBN 978-7-5146-1590-6(/):CNY 98.00 |
作者以过去50余年间数字科技的进步为线索, 整理了录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 《录像艺术史》还从更高远的角度审视这一艺术形式, 探讨历史文化及社会变迁对录像艺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结构主义到80、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甚至到2000年以来, 新一代影像艺术家对后殖民主义、后媒体时代的思考, 以及互联网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本书将为你开启详尽的录像艺术史导览。《录像艺术史》的第一版出版于2006年。本书作为第二版扩大了第一版的研究范围, 加入了更多艺术家及其作品, 从而展现了一幅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录像艺术家生态图。此外, 第二版还增加对影像艺术的理论概念的探讨, 并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去分析艺术家的作品。 |
● |
正题名:录像艺术史
索取号:J409/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864656
|
20286465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J409/4]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864657
|
20286465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J409/4]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864658
|
20286465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J409/4]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864659
|
20286465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J409/4]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864660
|
202864660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J409/4]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