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彭嘉生译本考
|
|
作者:
|
田毅松
著
|
出版信息: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0.10
|
开本页数:
|
24cm 
25, 293页
|
丛书名: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A811.24
,
A811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05-09941-1
|
000
|
01480nam 2200289 450
|
001
|
2152008300
|
005
|
20210618142729.95
|
010
|
|
@a978-7-205-09941-1@b精装@dCNY 98.00
|
100
|
|
@a20201026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210000
|
105
|
|
@aah a 000yy
|
200
|
1
|
@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彭嘉生译本考@A《lu de wei xi ·fei er ba ha he de guo gu dian zhe xue de zhong jie 》peng jia sheng yi ben kao@f田毅松著
|
210
|
|
@a沈阳@c辽宁人民出版社@d2020.10
|
215
|
|
@a25, 293页@c图, 摹真@d24cm
|
225
|
2
|
@a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Ama ke si zhu yi jing dian wen xian chuan bo tong kao@f杨金海, 李惠斌, 艾四林主编
|
300
|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320
|
|
@a有书目 (第57-59页)
|
330
|
|
@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由恩格斯撰写,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本书是关于这本书中最具影响的译本。本书通过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彭嘉生译本的研究和述评, 分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通过译介活动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形成和体系构建过程中如何开始发挥作用并产生实际影响。
|
333
|
|
@a恩格斯著作研究人员
|
410
|
0
|
@12001 @a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f杨金海, 李惠斌, 艾四林主编
|
604
|
|
@1701 1@a恩格斯@Aen ge si@g(Engels, Friedrich),@f1820-1895@150010@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x恩格斯著作研究
|
690
|
|
@aA811.24@v5
|
690
|
|
@aA811@v4
|
701
|
0
|
@a田毅松@Atian yi song@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01026
|
905
|
|
@aZUCC@dA811@e89
|
|
|
|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彭嘉生译本考/田毅松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10 |
25, 293页:图, 摹真;24cm.-(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杨金海, 李惠斌, 艾四林主编)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使用对象:恩格斯著作研究人员 |
|
ISBN 978-7-205-09941-1(精装):CNY 98.00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由恩格斯撰写,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本书是关于这本书中最具影响的译本。本书通过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彭嘉生译本的研究和述评, 分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通过译介活动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形成和体系构建过程中如何开始发挥作用并产生实际影响。 |
● |
正题名:《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彭嘉生译本考
索取号:A811/8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71837
|
20277183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A811/8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71838
|
20277183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A811/8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71839
|
20277183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A811/89]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