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
|
|
作者:
|
魏懿
著
|
出版信息:
|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0.06
|
开本页数:
|
26cm 
370页
|
丛书名:
|
光明社科文库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712.074
,
I712.074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94-5828-7
|
000
|
01470nam0 2200301 450
|
001
|
2033829485
|
005
|
20201213114030.29
|
010
|
|
@a978-7-5194-5828-7@b精装@dCNY 95.00
|
100
|
|
@a20200807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f魏懿著
|
210
|
|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0.06
|
215
|
|
@a370页@d26cm
|
225
|
2
|
@a光明社科文库
|
330
|
|
@a本书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南方文学以及波特家族兴衰史的角度探讨波特的双重南方情节以及该情节在其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解读波特主要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并按创伤叙事的主题类型进行分析。第三章解读波特唯一的长篇小说《愚人船》中的创伤叙事,包括其与西方愚人文学和波特短篇小说的互文关系、小说的内外双层结构以及“愚人”身上所隐喻的创伤内容。第四章着重分析波特的创伤书写的艺术手法,探讨其创伤书写所蕴藏的艺术性。本论文旨在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解读和研究波特小说作品中的创伤叙述——包括创伤的事件、创伤的症状、创伤的影响、创伤的感受等,探寻导致这些创伤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以及隐藏在创伤表面之下的时代根源。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波特其人及其作品,同时也通过其具体的作品分析使读者了解创伤、追寻致伤的根源。
|
333
|
|
@a小说研究者
|
600
|
0
|
@a凯瑟琳·安·波特@x小说研究
|
690
|
|
@aI712.074@v5
|
690
|
|
@aI712.074@v4
|
701
|
0
|
@a魏懿@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01213
|
901
|
|
@a光明日报出版社
|
902
|
|
@aRt940-2008
|
905
|
|
@aZUCC@dI712.074@e11
|
962
|
|
@a7010835
|
997
|
|
@a可供2020-8-12
|
|
|
|
|
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魏懿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06 |
370页;26cm.-(光明社科文库) |
使用对象:小说研究者 |
|
ISBN 978-7-5194-5828-7(精装):CNY 95.00 |
本书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南方文学以及波特家族兴衰史的角度探讨波特的双重南方情节以及该情节在其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解读波特主要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并按创伤叙事的主题类型进行分析。第三章解读波特唯一的长篇小说《愚人船》中的创伤叙事,包括其与西方愚人文学和波特短篇小说的互文关系、小说的内外双层结构以及“愚人”身上所隐喻的创伤内容。第四章着重分析波特的创伤书写的艺术手法,探讨其创伤书写所蕴藏的艺术性。本论文旨在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解读和研究波特小说作品中的创伤叙述——包括创伤的事件、创伤的症状、创伤的影响、创伤的感受等,探寻导致这些创伤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以及隐藏在创伤表面之下的时代根源。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波特其人及其作品,同时也通过其具体的作品分析使读者了解创伤、追寻致伤的根源。 |
● |
正题名: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
索取号:I712.074/1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18245
|
202718245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712.074/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18246
|
202718246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712.074/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18247
|
202718247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712.074/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