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139nam0 2200289 450
|
001
|
1757905598
|
005
|
20170913155614.60
|
010
|
|
@a978-7-5189-0966-7@b/@dCNY 36.00
|
092
|
|
@b5
|
096
|
|
@aG20@bglp
|
100
|
|
@a20160503d2016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9kai fang huo qu yu xin xi fu wu@b专著@f顾立平著
|
210
|
|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16.02
|
215
|
|
@a116页@d26cm
|
330
|
|
@a开放获取是促进科技知识传播、打破学术信息交流障碍、支持创新性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开放获取具有长足进步和发展,正朝向开放科学和开放创新的实践道路前进;信息服务机构对开放出版和开放存储的多次改革创新,以及组织、开发和建立开放资源的努力,是促进和推进政府开放数据工作的一部分,积极探索妥善处理公众集体评价行为,以及发展非文本资源服务是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的当前课题。
|
606
|
0
|
@a信息资源@x信息获取@x关系@x情报服务@x研究
|
606
|
0
|
@a信息论
|
606
|
0
|
@a传播学
|
690
|
|
@aG202@v5
|
690
|
|
@aG252@v5
|
690
|
|
@aG202@v4
|
701
|
0
|
@a顾立平@9gu li ping@4著
|
801
|
0
|
@bHNYZ@c20170913
|
905
|
|
@aZUCC@dG202@e11
|
|
|
|
|
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顾立平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02 |
116页;26cm |
|
|
ISBN 978-7-5189-0966-7(/):CNY 36.00 |
开放获取是促进科技知识传播、打破学术信息交流障碍、支持创新性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开放获取具有长足进步和发展,正朝向开放科学和开放创新的实践道路前进;信息服务机构对开放出版和开放存储的多次改革创新,以及组织、开发和建立开放资源的努力,是促进和推进政府开放数据工作的一部分,积极探索妥善处理公众集体评价行为,以及发展非文本资源服务是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的当前课题。 |
● |
正题名:开放获取与信息服务
索取号:G202/1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12423
|
20261242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2/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612424
|
20261242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2/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612425
|
20261242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2/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612426
|
20261242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2/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612427
|
20261242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02/1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