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大公报》专刊研究
|
|
作者:
|
李秀云
著
|
出版信息: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7.12
|
开本页数:
|
21cm 
273页
|
丛书名:
|
天师传播文库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219.2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11-8214-5
|
000
|
01120nam 2200253 450
|
001
|
1111916469
|
005
|
20110629031921.42
|
010
|
|
@a978-7-5011-8214-5@b/@dCNY20.00@z7-5011-8214-0
|
100
|
|
@a20080508d2007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200
|
1
|
@a《大公报》专刊研究@A《 da gong bao》 zhuan kan yan jiu@e1927-1937@f李秀云著
|
210
|
|
@a北京@c新华出版社@d2007.12
|
215
|
|
@a273页@d21cm
|
225
|
2
|
@a天师传播文库@Atian shi chuan bo wen ku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从社会文化史与学术思想史的理论视角, 系统研究天津《大公报》专门性副刊的十年发展历程, 在全面占有并细致梳理《大公报》专刊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勾勒《大公报》专刊的发展概貌, 揭示《大公报》专刊的发展特点, 分析《大公报》专刊的发展动因, 剖析《大公报》专刊的办刊立场、办刊原则与办刊理念, 阐释《大公报》专刊对现代天津及中国的社会转型型、思维方式转型与学术文化转型所起的推动作用。
|
410
|
0
|
@12001 @a天师传播文库
|
605
|
|
@a大公报@Ada gong bao@x研究@z1927-1937
|
690
|
|
@aG219.2@v4
|
701
|
0
|
@a李秀云@Ali xiu yun@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110629
|
905
|
|
@aZUCC@dG219.2@e29
|
|
|
|
|
《大公报》专刊研究:1927-1937/李秀云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12 |
273页;21cm.-(天师传播文库) |
|
|
ISBN 978-7-5011-8214-5(/):CNY20.00 |
本书从社会文化史与学术思想史的理论视角, 系统研究天津《大公报》专门性副刊的十年发展历程, 在全面占有并细致梳理《大公报》专刊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勾勒《大公报》专刊的发展概貌, 揭示《大公报》专刊的发展特点, 分析《大公报》专刊的发展动因, 剖析《大公报》专刊的办刊立场、办刊原则与办刊理念, 阐释《大公报》专刊对现代天津及中国的社会转型型、思维方式转型与学术文化转型所起的推动作用。 |
● |
正题名:《大公报》专刊研究
索取号:G219.2/2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478885
|
20250373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19.2/2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478886
|
20250373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19.2/2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478887
|
20250373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19.2/2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478888
|
20250373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19.2/2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478889
|
20250373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G219.2/29]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