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292nam 2200265 450
|
001
|
2153255888
|
005
|
20210619144838.12
|
010
|
|
@a978-7-5068-8141-8@b/@dCNY 45.00
|
100
|
|
@a20210513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中国古代人才观@Azhong guo gu dai ren cai guan@f朱耀廷著
|
210
|
|
@a北京@c中国书籍出版社@d2021.01
|
215
|
|
@a239页@d23cm
|
225
|
2
|
@a中国文化经纬@Azhong guo wen hua jing wei@h第三辑@f主编王守常
|
330
|
|
@a中国古代思想家始终把人的伦理素质和人的修养以及对人的重视, 看作建立自己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在国家的运行和社会管理问题上; 他们则更注重对人本身作用的发挥。中国古代有发达的文官制度, 关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也有着一套严密而成熟的机制和一系列标准, 其中最为严格的就是对人才德性、品德和操守方面的讲求, 明代大学者归有光关于“天下之治, 系乎入臣之有德, 而才不与焉”, 就是十分典型的表述; 也就是说, 社会的治理在人而不在天, 领导人的德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才能是不能与其同日而语的。本书对中国古代历朝选拔人才的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
|
333
|
|
@a人才学研究者
|
410
|
0
|
@12001 @a中国文化经纬@h第三辑@f主编王守常
|
606
|
0
|
@a人才学@Aren cai xue@y中国@z古代
|
690
|
|
@aC96-092@v5
|
690
|
|
@aC96@v4
|
701
|
0
|
@a朱耀廷@Azhu yao ting@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10513
|
905
|
|
@aZUCC@dC96@e50
|
|
|
|
|
中国古代人才观/朱耀廷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01 |
239页;23cm.-(中国文化经纬.第三辑/主编王守常) |
使用对象:人才学研究者 |
|
ISBN 978-7-5068-8141-8(/):CNY 45.00 |
中国古代思想家始终把人的伦理素质和人的修养以及对人的重视, 看作建立自己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在国家的运行和社会管理问题上; 他们则更注重对人本身作用的发挥。中国古代有发达的文官制度, 关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也有着一套严密而成熟的机制和一系列标准, 其中最为严格的就是对人才德性、品德和操守方面的讲求, 明代大学者归有光关于“天下之治, 系乎入臣之有德, 而才不与焉”, 就是十分典型的表述; 也就是说, 社会的治理在人而不在天, 领导人的德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才能是不能与其同日而语的。本书对中国古代历朝选拔人才的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 |
● |
正题名:中国古代人才观
索取号:C96/5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75905
|
20277590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C96/5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75906
|
20277590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C96/5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75907
|
20277590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C96/5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775908
|
20277590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C96/5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775909
|
20277590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C96/50]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