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 
作者: 张建民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06
开本页数: 24cm  383页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H116 I207.25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3-2723-7
000 01450nam0 2200229 450
001 2069515116
005 20201217191904.57
010    @a978-7-5203-2723-7@dCNY 99.00
100    @a20190114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a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f张建民著
210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8.06
215    @a383页@d24cm
330    @a本著作对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讨论了国语语音的统一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出现的两大韵书,及其在国语语音和白话新诗音韵联合方面的作用,评述了民国学人白话新诗的押韵思想,全面梳理了现代白话新诗的韵式,深入探讨了白话新诗的节奏与国语语音的关系,穷尽式地统计了《尝试集》新诗轻声字的使用情况,揭示了胡适的自然音节理论与旧诗的平仄节奏之间的关系,以及胡适新诗节奏理论与国音轻声研究的密切关系。具体考察了《尝试集》、《死水》和《王贵与李香香》这三部新诗的用韵实际,并为之做了赅备的韵谱。据此对白话新诗的用韵与民国韵书的通别做了实证剖析。本著作还以胡适《去国集》、鲁迅和毛泽东旧体诗词用韵为个案,考察了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对现代旧体诗音韵的渗透作用。本书对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的研究,对繁荣新时期新旧体诗歌创作,理清当前正在热烈讨论的现当代旧体诗声韵改革都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333    @a文学研究人员,现代汉语研究人员
690    @aH116@v5
690    @aI207.25@v5
701  0 @a张建民@4著
801  0 @aCN@bHNYZ@c20201217
905    @aZUCC@dI207.25@e12
    
    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张建民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06
    383页;24cm
    使用对象:文学研究人员,现代汉语研究人员
    
    ISBN 978-7-5203-2723-7:CNY 99.00
    本著作对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讨论了国语语音的统一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出现的两大韵书,及其在国语语音和白话新诗音韵联合方面的作用,评述了民国学人白话新诗的押韵思想,全面梳理了现代白话新诗的韵式,深入探讨了白话新诗的节奏与国语语音的关系,穷尽式地统计了《尝试集》新诗轻声字的使用情况,揭示了胡适的自然音节理论与旧诗的平仄节奏之间的关系,以及胡适新诗节奏理论与国音轻声研究的密切关系。具体考察了《尝试集》、《死水》和《王贵与李香香》这三部新诗的用韵实际,并为之做了赅备的韵谱。据此对白话新诗的用韵与民国韵书的通别做了实证剖析。本著作还以胡适《去国集》、鲁迅和毛泽东旧体诗词用韵为个案,考察了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对现代旧体诗音韵的渗透作用。本书对国语语音、民国韵书和现代白话新诗音韵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的研究,对繁荣新时期新旧体诗歌创作,理清当前正在热烈讨论的现当代旧体诗声韵改革都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     索取号:I207.25/12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722160   202722160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07.25/12] 在馆     架位导航
2 722161   202722161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07.25/12] 在馆     架位导航
3 722162   202722162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07.25/12] 在馆     架位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