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540nam0 2200265 450
|
001
|
2065252365
|
005
|
20201217180815.53
|
010
|
|
@a978-7-308-17805-1@dCNY 45.00
|
100
|
|
@a20180129d2018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33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道德情操论@f(英)亚当·斯密著@g罗卫东,张正萍选译
|
210
|
|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18.03
|
215
|
|
@a276页@d20cm
|
330
|
|
@a《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95年问世,相比起《国富论》,该书更受斯密本人重视。全书共七卷,反复修订过五次,直至亚当·斯密去世前,都还在大幅修改此书,并将最后一次改写称之为对人世最后的告别。众所周时,《道德情操论》是一本道德哲学著作,但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其对于经济学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此书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在书中,斯密首次提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可以说本书为多年以后在《国富论》中更详细地展开关于利己心、交换、分工、财富生产与积累、自然自由、公共利益等的体系性的论述做了哲学铺垫。《道德情操论》自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首个中文版以来,译本不下30多个,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这次的精读本参照的是由格拉斯哥大学整理,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斯密著作和通信集》中的版本,此版本为目前学术界最为推崇的版本,力求做到对原著最合适的表达。和《国富论》一样,此次也配以译者导读,并加入了大量助于理解的精美插图,希望能够成为最适合大众阅读的版本。
|
333
|
|
@a一般读者
|
606
|
0
|
@a伦理学-思想史-英国
|
690
|
|
@aB82-095.61@v5
|
690
|
|
@aB82@v4
|
701
|
0
|
@c(英)@a亚当·斯密@4著
|
702
|
0
|
@a罗卫东@4选译
|
702
|
0
|
@a张正萍@4选译
|
801
|
0
|
@aCN@bHNYZ@c20201217
|
905
|
|
@aZUCC@dB82@e226
|
|
|
|
|
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罗卫东,张正萍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03 |
276页;20cm |
使用对象:一般读者 |
|
ISBN 978-7-308-17805-1:CNY 45.00 |
《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95年问世,相比起《国富论》,该书更受斯密本人重视。全书共七卷,反复修订过五次,直至亚当·斯密去世前,都还在大幅修改此书,并将最后一次改写称之为对人世最后的告别。众所周时,《道德情操论》是一本道德哲学著作,但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其对于经济学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此书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在书中,斯密首次提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可以说本书为多年以后在《国富论》中更详细地展开关于利己心、交换、分工、财富生产与积累、自然自由、公共利益等的体系性的论述做了哲学铺垫。《道德情操论》自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首个中文版以来,译本不下30多个,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这次的精读本参照的是由格拉斯哥大学整理,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斯密著作和通信集》中的版本,此版本为目前学术界最为推崇的版本,力求做到对原著最合适的表达。和《国富论》一样,此次也配以译者导读,并加入了大量助于理解的精美插图,希望能够成为最适合大众阅读的版本。 |
● |
正题名:道德情操论
索取号:B82/22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21881
|
20272188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2/22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21882
|
20272188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2/226]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21883
|
20272188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2/226]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