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029oam2 2200265 450
|
001
|
0120080900
|
005
|
20080814091131.2
|
010
|
|
@a978-7-80663-551-3@b/@dCNY 36.00
|
100
|
|
@a20080813d2008 em y0chiy011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龙之源@Along zhi yuan@f杨静荣,刘志雄著
|
210
|
|
@a北京@c中国书店@d2008.10
|
215
|
|
@a226页@d24cm
|
225
|
2
|
@a玄黄系列丛书
|
330
|
|
@a“龙的形象可以说在中国无处不在。龙文化渊远流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六七千年前龙的形象就出来了。现在来看,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直到今天,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
410
|
0
|
@12001 @a玄黄系列丛书
|
606
|
0
|
@a神话@x研究
|
606
|
0
|
@a神话@x流传
|
690
|
|
@aB933@v4
|
701
|
0
|
@a杨静荣@Ayang jing rong@4著
|
701
|
0
|
@a刘志雄@Aliu zhi xiong@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081215
|
905
|
|
@a10447@dB933@e1
|
|
|
|
|
龙之源/杨静荣,刘志雄著.-北京:中国书店,2008.10 |
226页;24cm.-(玄黄系列丛书) |
|
|
ISBN 978-7-80663-551-3(/):CNY 36.00 |
“龙的形象可以说在中国无处不在。龙文化渊远流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六七千年前龙的形象就出来了。现在来看,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直到今天,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
● |
正题名:龙之源
索取号:B933/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37462
|
20221394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9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237463
|
20221394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9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237464
|
20221394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9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