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85nam0 2200301 450
|
001
|
2236690599
|
005
|
20220805101146.10
|
010
|
|
@a978-7-5132-7253-7@b/@dCNY 28.00
|
100
|
|
@a20220310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200
|
1
|
@a从软组织外科学到筋学@Acong ruan zu zhi wai ke xue dao jin xue@e探求中西医结合新路@f吕发明, 苗德胜编著
|
210
|
|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1.11
|
215
|
|
@a145页@d21cm
|
314
|
|
@a吕发明, 主任医师, 现任新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中心主任。苗德胜, 男, 汉族, 硕士研究生学历, 中共党员, 新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一科中医骨伤及骨质疏松组组长。
|
320
|
|
@a有书目 (第144-145页)
|
330
|
|
@a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患, 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 因其疗效不确切, 诊断缺乏客观指标, 很多学者不愿涉足。但从我国诊治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 不论西医还是中医, 寻求中西医结合之路是一条捷径, 它突显出中国的新医学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独有优势。我们愿能在这条道路继续探索,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中医经筋学说与西医筋膜理论虽来自不同的医学体系, 但是它们异曲同工, 都强调整体观、平衡观, 研究的是共同的组织结构。用筋膜理论去诠释经筋学说, 是古今的汇合, 是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去挖掘中医的宝藏, 同时把中医治疗的特色 (解结法) 融入到现代医学的治疗中, 并寓于新意, 使中西医互补, 相得益彰。
|
517
|
1
|
@a探求中西医结合新路@Atan qiu zhong xi yi jie he xin lu
|
606
|
0
|
@a软组织损伤@Aruan zu zhi sun shang@x外科学@x中西医结合疗法
|
606
|
0
|
@a经筋@Ajing jin@x研究
|
690
|
|
@aR686.05@v5
|
690
|
|
@aR224.1@v5
|
690
|
|
@aR686@v4
|
701
|
0
|
@a吕发明@Alv fa ming@4编著
|
701
|
0
|
@a苗德胜@Amiao de sheng@4编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20310
|
905
|
|
@aZUCC@dR686@e23
|
|
|
|
|
从软组织外科学到筋学:探求中西医结合新路/吕发明, 苗德胜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1 |
145页;21cm |
|
|
ISBN 978-7-5132-7253-7(/):CNY 28.00 |
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患, 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 因其疗效不确切, 诊断缺乏客观指标, 很多学者不愿涉足。但从我国诊治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 不论西医还是中医, 寻求中西医结合之路是一条捷径, 它突显出中国的新医学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独有优势。我们愿能在这条道路继续探索,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中医经筋学说与西医筋膜理论虽来自不同的医学体系, 但是它们异曲同工, 都强调整体观、平衡观, 研究的是共同的组织结构。用筋膜理论去诠释经筋学说, 是古今的汇合, 是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去挖掘中医的宝藏, 同时把中医治疗的特色 (解结法) 融入到现代医学的治疗中, 并寓于新意, 使中西医互补, 相得益彰。 |
● |
正题名:从软组织外科学到筋学
索取号:R686/2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075491
|
2021075491
|
临床医学书库/
[索取号:R686/2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1075492
|
2021075492
|
临床医学书库/
[索取号:R686/2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1075493
|
2021075493
|
临床医学书库/
[索取号:R686/2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1075494
|
2021075494
|
临床医学书库/
[索取号:R686/23]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1075495
|
2021075495
|
临床医学书库/
[索取号:R686/23]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