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97nam 2200313 450
|
001
|
1680949677
|
005
|
20160716222931.21
|
010
|
|
@a978-7-5325-7612-8@b/@dCNY56.00
|
100
|
|
@a20150805d2015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
@aCN@b3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200
|
1
|
@a唐代官修史籍考@Atang dai guan xiu shi ji kao@d=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f(英) 杜希德著@g黄宝华译@zeng
|
210
|
|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15.06
|
215
|
|
@a19, 247页@d23cm
|
225
|
2
|
@a剑桥中华文史丛刊@Ajian qiao zhong hua wen shi cong kan
|
306
|
|
@a由英国剑桥大学管理会特别委员会暨剑桥大学出版社授权出版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唐代官修史籍考》为欧美汉学宗师杜希德晚年系统性研究唐代官修史书问题的论著。全书考察了约620年至850年间官方修史机构的创设变迁, 以及该机构择取、编辑史料以成正史的过程。共分为三大部分, 十四章。第一部分详论唐代政府中各种修史机构的分支和官职。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唐代的史官运用的一整套史料系统, 包括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国史等, 网罗宏富, 考据细密。第三部分为《旧唐书》的个案研究。与此前国内外缺乏这方面的细致研究相比, 杜希德的研究吸收、综合了诸多前人的成果, 从而对唐代修史机构的考察更为完备。作者既熟悉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 又通晓中国传统学术的考据功夫, 欧洲汉学名刊《通报》称赞杜希德此书在处理繁复的史源时, 使人如读一侦探小说, 趣味盎然。
|
410
|
0
|
@12001 @a剑桥中华文史丛刊
|
500
|
10
|
@a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mChinese
|
606
|
0
|
@a史学史@Ashi xue shi@x研究@y中国@z唐代
|
690
|
|
@aK092.42@v5
|
690
|
|
@aK092@v4
|
701
|
1
|
@a杜希德@Adu xi de@g(Twitchett, Denis C.)@4著
|
702
|
0
|
@a黄宝华@Ahuang bao hua@4译
|
801
|
0
|
@aCN@bHNYZ@c20160716
|
905
|
|
@aZUCC@dK092@e19
|
962
|
|
@a5538624
|
|
|
|
|
唐代官修史籍考=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英) 杜希德著/黄宝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06 |
19, 247页;23cm.-(剑桥中华文史丛刊) |
|
|
ISBN 978-7-5325-7612-8(/):CNY56.00 |
《唐代官修史籍考》为欧美汉学宗师杜希德晚年系统性研究唐代官修史书问题的论著。全书考察了约620年至850年间官方修史机构的创设变迁, 以及该机构择取、编辑史料以成正史的过程。共分为三大部分, 十四章。第一部分详论唐代政府中各种修史机构的分支和官职。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唐代的史官运用的一整套史料系统, 包括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国史等, 网罗宏富, 考据细密。第三部分为《旧唐书》的个案研究。与此前国内外缺乏这方面的细致研究相比, 杜希德的研究吸收、综合了诸多前人的成果, 从而对唐代修史机构的考察更为完备。作者既熟悉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 又通晓中国传统学术的考据功夫, 欧洲汉学名刊《通报》称赞杜希德此书在处理繁复的史源时, 使人如读一侦探小说, 趣味盎然。 |
● |
正题名:唐代官修史籍考
索取号:K092/1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595200
|
202595200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K092/1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595201
|
20259520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K092/19]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595202
|
20259520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K092/19]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