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楚辞今绎
|
|
作者:
|
文怀沙
译解
;李之柔
整理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5.07
|
开本页数:
|
24cm 
189页, [5] 页图版
|
丛书名:
|
东方国学丛书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22.3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60-8094-1
|
000
|
01247nam 2200289 450
|
001
|
2233011708
|
005
|
20220305091048.90
|
010
|
|
@a978-7-5060-8094-1@b/@dCNY 36.00
|
100
|
|
@a20150725d2015 em y0chiy0121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fh a 000yy
|
200
|
1
|
@a楚辞今绎@Achu ci jin yi@f文怀沙译解@g李之柔整理
|
210
|
|
@a北京@c东方出版社@d2015.07
|
215
|
|
@a189页, [5] 页图版@c摹真@d24cm
|
225
|
2
|
@a东方国学丛书@Adong fang guo xue cong shu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本书选了《招魂》和《离骚》两篇。《招魂》的作者只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且不论去屈原未远的司马迁曾经替它作过保证; 即使只从作品本身的内蕴来加以探索, 我们也难于同意王逸等注家的说法把它断归宋玉所作。《离骚》不仅是诗人屈原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也应该是中国甚或是世界诗史上最伟大的一篇。这篇作品大概是楚顷襄王时, 诗人被放逐在江南那个期间所作的( 约在公元前290 年) 。“离骚”二字有人理解为: “遭遇着忧患”; 有人理解为: “离别的忧愁”。
|
333
|
|
@a文学爱好者
|
410
|
0
|
@12001 @a东方国学丛书
|
605
|
|
@a楚辞@Achu ci@x译文
|
605
|
|
@a楚辞@Achu ci@x注释
|
690
|
|
@aI222.3@v5
|
701
|
0
|
@a文怀沙@Awen huai sha@4译解
|
702
|
0
|
@a李之柔@Ali zhi rou@4整理
|
801
|
0
|
@aCN@bHNYZ@c20150725
|
905
|
|
@aZUCC@dI222.3@e15
|
|
|
|
|
楚辞今绎/文怀沙译解/李之柔整理.-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07 |
189页, [5] 页图版:摹真;24cm.-(东方国学丛书) |
使用对象:文学爱好者 |
|
ISBN 978-7-5060-8094-1(/):CNY 36.00 |
本书选了《招魂》和《离骚》两篇。《招魂》的作者只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且不论去屈原未远的司马迁曾经替它作过保证; 即使只从作品本身的内蕴来加以探索, 我们也难于同意王逸等注家的说法把它断归宋玉所作。《离骚》不仅是诗人屈原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也应该是中国甚或是世界诗史上最伟大的一篇。这篇作品大概是楚顷襄王时, 诗人被放逐在江南那个期间所作的( 约在公元前290 年) 。“离骚”二字有人理解为: “遭遇着忧患”; 有人理解为: “离别的忧愁”。 |
● |
正题名:楚辞今绎
索取号:I222.3/1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97636
|
202797636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2.3/1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97637
|
202797637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2.3/1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97638
|
202797638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2.3/1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797639
|
202797639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2.3/1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797640
|
202797640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22.3/15]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