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54nam 2200325 450
|
001
|
1863718824
|
005
|
20180921173645.92
|
010
|
|
@a978-7-100-13884-0@b精装@dCNY 88.00
|
100
|
|
@a20170804d2017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c z 001yy
|
200
|
1
|
@a法律文明史@Afa lu^ wen ming shi@f何勤华主编@h第12卷@i近代亚非拉地区法@h下册@i拉丁美洲法分册@f夏秀渊 ... [等] 著
|
210
|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7.06
|
215
|
|
@a397页@c图, 肖像@d25cm
|
300
|
|
@a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重在项目 国家重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建设项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314
|
|
@a何勤华, 1955年3月生, 上海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夏秀渊, 1965年生于江西上饶, 法学博士, 南昌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320
|
|
@a有索引
|
330
|
|
@a本书采用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拉丁美洲的法律采用总体性描述和代表性国家具体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宏观把握是对拉丁美洲法进行整体性研究, 从而把握拉丁美洲法发展的概貌, 勾画出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 阐明其特征和一些重大问题。微观分析是对拉丁美洲各国法制发展的状况、拉丁美洲各国的宪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司法制度等部门法的内容、特色及其作用进行研究。本分册选取了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五国作为典型代表来讨论并揭示拉丁美洲法的内容和发展演变规律。
|
517
|
1
|
@a近代亚非拉地区法@Ajin dai ya fei la di qu fa
|
606
|
0
|
@a法律@Afa lu^@x文化史@y世界
|
606
|
0
|
@a法律@Afa lu^@x文化史@y拉丁美洲
|
690
|
|
@aD973@v5
|
690
|
|
@aD909.1@v5
|
690
|
|
@aD909.9@v4
|
701
|
0
|
@a夏秀渊,@Axia xiu yuan@f1965-@4著
|
702
|
0
|
@a何勤华,@Ahe qin hua@f1955-@4主编
|
801
|
0
|
@aCN@bHNYZ@c20180921
|
905
|
|
@aZUCC@dD909.9@e6:12
|
962
|
|
@a6194008
|
|
|
|
|
法律文明史/何勤华主编.第12卷.近代亚非拉地区法.下册.拉丁美洲法分册/夏秀渊 ... [等] 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6 |
397页:图, 肖像;25cm |
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重在项目 国家重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建设项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
ISBN 978-7-100-13884-0(精装):CNY 88.00 |
本书采用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拉丁美洲的法律采用总体性描述和代表性国家具体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宏观把握是对拉丁美洲法进行整体性研究, 从而把握拉丁美洲法发展的概貌, 勾画出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 阐明其特征和一些重大问题。微观分析是对拉丁美洲各国法制发展的状况、拉丁美洲各国的宪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司法制度等部门法的内容、特色及其作用进行研究。本分册选取了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五国作为典型代表来讨论并揭示拉丁美洲法的内容和发展演变规律。 |
● |
正题名:法律文明史
索取号:D909.9/6:1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50528
|
20265052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909.9/6:1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650529
|
20265052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909.9/6:1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650530
|
202650530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909.9/6:12]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