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协和医学堂
|
|
作者:
|
蒋育红
译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8.05
|
开本页数:
|
24cm 
303页, [1] 叶图版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R-40
,
R-4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79-1033-1
|
000
|
01212nam0 2200229 450
|
001
|
1970460316
|
005
|
20190927151830.90
|
010
|
|
@a978-7-5679-1033-1@b/@dCNY 56.00
|
100
|
|
@a20180710d2018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afk z 000yy
|
200
|
1
|
@a协和医学堂@Axie he yi xue tang@f协和医学堂编@g蒋育红译
|
210
|
|
@a北京@c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d2018.05
|
215
|
|
@a303页, [1] 叶图版@c图@d24cm
|
330
|
|
@a本书是协和医学堂自1906年至1916年间的年度总终汇编, 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文本与照片。协和医学堂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前身, 于1906年由伦敦会创办, 后随着其它五个教会的加入, 成为中国第一个由英美合办的医学堂。协和医学堂成立之初, 得到了包括慈禧在内的清廷支持。后因经费等原因, 最终于1915年被洛克菲勒集团收购, 在此基础上重起炉灶, 建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虽然协和医学堂成立时间不长, 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的影响力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可同日而语, 但它毕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近代医学科学在中国传播的一个历程, 其作出的积极贡献无疑不应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
601
|
02
|
@a中国协和医科大学@Azhong guo xie he yi ke da xue@z1906-1916@x史料
|
690
|
|
@aR-40@v5
|
690
|
|
@aR-4@v4
|
701
|
0
|
@a蒋育红@Ajiang yu hong@4译
|
801
|
0
|
@aCN@bHNYZ@c20190927
|
905
|
|
@aZUCC@dR-4@e31
|
|
|
|
|
协和医学堂/协和医学堂编/蒋育红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5 |
303页, [1] 叶图版:图;24cm |
|
|
ISBN 978-7-5679-1033-1(/):CNY 56.00 |
本书是协和医学堂自1906年至1916年间的年度总终汇编, 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文本与照片。协和医学堂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前身, 于1906年由伦敦会创办, 后随着其它五个教会的加入, 成为中国第一个由英美合办的医学堂。协和医学堂成立之初, 得到了包括慈禧在内的清廷支持。后因经费等原因, 最终于1915年被洛克菲勒集团收购, 在此基础上重起炉灶, 建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虽然协和医学堂成立时间不长, 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的影响力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可同日而语, 但它毕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近代医学科学在中国传播的一个历程, 其作出的积极贡献无疑不应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
● |
正题名:协和医学堂
索取号:R-4/3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68347
|
202668347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4/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