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208nam0 2200253 450
|
001
|
2068726831
|
005
|
20201217190600.35
|
010
|
|
@a978-7-01-022261-5@dCNY 88.00
|
100
|
|
@a20201014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f王海燕等著
|
210
|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0.09
|
215
|
|
@a374页@d24cm
|
225
|
2
|
@a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330
|
|
@a本书分上下两编,共十六章。上编是“中国新时期小说综论”,选取较为宏观的视角,纵观40余年的“新时期”文学史,展现整个小说领域代际的传承与终结,不同群体作家在不同时期文学史地位的变化,文学精神的演变,小说形式的变革,美学意向的转型等,让读者由此获得对“新时期”小说的整体走向,某些历史节点动向、状态的完整透视和理解。下编是“中国新时期小说作家专论”,选择十一位有代表性的小说家,每人一章做了专论。作者筛选出对“新时期”文学史做出特别贡献的、有影响的小说作家,以期厘清“新时期”小说在历史“转折”与文化“转型”中,“新质”的产生、原因、路径以及在小说文本中的不同样貌。
|
333
|
|
@a小说史研究人员
|
606
|
0
|
@a小说史@x研究@y中国@z当代
|
690
|
|
@aI207.409@v5
|
690
|
|
@aI207.4@v4
|
701
|
0
|
@a王海燕@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01217
|
905
|
|
@aZUCC@dI207.4@e90
|
|
|
|
|
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王海燕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09 |
374页;24cm.-(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使用对象:小说史研究人员 |
|
ISBN 978-7-01-022261-5:CNY 88.00 |
本书分上下两编,共十六章。上编是“中国新时期小说综论”,选取较为宏观的视角,纵观40余年的“新时期”文学史,展现整个小说领域代际的传承与终结,不同群体作家在不同时期文学史地位的变化,文学精神的演变,小说形式的变革,美学意向的转型等,让读者由此获得对“新时期”小说的整体走向,某些历史节点动向、状态的完整透视和理解。下编是“中国新时期小说作家专论”,选择十一位有代表性的小说家,每人一章做了专论。作者筛选出对“新时期”文学史做出特别贡献的、有影响的小说作家,以期厘清“新时期”小说在历史“转折”与文化“转型”中,“新质”的产生、原因、路径以及在小说文本中的不同样貌。 |
● |
正题名: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
索取号:I207.4/9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22664
|
202722664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07.4/9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22665
|
202722665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07.4/90]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22666
|
202722666
|
文学书库/
[索取号:I207.4/90]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