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784nam 2200361 450
|
001
|
1736559404
|
005
|
20170923101015.07
|
010
|
|
@a978-7-5336-8301-6@b精装@dCNY 120.00
|
092
|
|
@b5
|
100
|
|
@a20170301d2016 em y0chiy50 ea
|
101
|
1
|
@achi@crus
|
102
|
|
@aCN@b34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维果茨基全集@Awei guo ci ji quan ji@h第2卷@i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f龚浩然主编@Fgong hao ran zhu bian@f(苏联) 列·谢·维果茨基著@g龚浩然, 王永, 黄秀兰译
|
210
|
|
@a合肥@c安徽教育出版社@d2016.06
|
215
|
|
@a384页@d24cm
|
300
|
|
@a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浙江大学龚浩然维果茨基研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312
|
|
@a俄文题名取自封面
|
314
|
|
@a列·谢·维果茨基 (1896-1934) ,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 著名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
|
330
|
|
@a本书主要阐述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含义、起源、发展机制等问题。他认为, 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和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形式的内化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机制, 工具与符号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中介, 这就是高级心理机能社会起源的学说。同时, 维果茨基还指出, 高级心理机能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
500
|
10
|
@a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Л.С. Выготского@mChinese
|
517
|
1
|
@a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Agao ji xin li ji neng de she hui qi yuan li lun
|
600
|
1
|
@a维果特斯基@Awei guo te si ji@g(Vygotski, L. S.),@f1896-1934@j全集
|
606
|
0
|
@a发展心理学@Afa zhan xin li xue@x研究
|
690
|
|
@aB84-095.12@v5
|
690
|
|
@aB844@v5
|
690
|
|
@aB84@v4
|
701
|
1
|
@a维果茨基@Awei guo ci ji@g(Выготский, Лев Семёнович),@f1896-1934@4著
|
702
|
0
|
@a龚浩然@Agong hao ran@4主编
|
702
|
0
|
@a王永@Awang yong@4译
|
702
|
0
|
@a黄秀兰@Ahuang xiu lan@4译
|
801
|
0
|
@aCN@bHNYZ@c20170923
|
905
|
|
@aZUCC@dB84@e265:2
|
|
|
|
|
维果茨基全集.第2卷.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龚浩然主编/(苏联) 列·谢·维果茨基著/龚浩然, 王永, 黄秀兰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06 |
384页;24cm |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浙江大学龚浩然维果茨基研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
ISBN 978-7-5336-8301-6(精装):CNY 120.00 |
本书主要阐述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含义、起源、发展机制等问题。他认为, 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和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形式的内化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机制, 工具与符号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中介, 这就是高级心理机能社会起源的学说。同时, 维果茨基还指出, 高级心理机能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
● |
正题名:维果茨基全集
索取号:B84/26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21091
|
20262109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4/265: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621092
|
202621092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4/265: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621093
|
20262109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4/265: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621094
|
20262109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4/265:2]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621095
|
20262109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4/265:2]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