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217nam0 2200337 450
|
000
|
01397nam0 2200397 450
|
001
|
004710535
|
005
|
20101102115858.30
|
010
|
|
@a978-7-80647-293-4@b/@dCNY29.80
|
035
|
|
@a004710535
|
100
|
|
@a20100727d2009 em y0chiy011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360000
|
105
|
|
@ay z 000yy
|
200
|
1
|
@a风骨的意味@9feng gu de yi wei@f汪涌豪著
|
205
|
|
@a2版
|
210
|
|
@a南昌@c百花洲文艺出版社@d2009.10
|
215
|
|
@a220页@d23cm
|
225
|
2
|
@a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300
|
|
@a名师工程 文化艺术大讲堂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
330
|
|
@a本书在研究大量原始材料的的基础上,结合书、画及诗文批评理论,从语义学的溯源开始,对“风骨”范畴的语源、内涵和生成途径,其在克服艺术的创作程式化倾向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位置,以及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一一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
461
|
0
|
@1001012002008756@12001 @a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606
|
0
|
@a文艺美学
|
606
|
0
|
@a美学史
|
606
|
0
|
@a文艺美学@x美学史@x研究@y中国@z古代
|
606
|
0
|
@a美学
|
690
|
|
@aB83@v4
|
701
|
0
|
@a汪涌豪@9wang yong hao@f(1962~)@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101102
|
905
|
|
@aZUCC@dB83@e35
|
|
|
|
|
风骨的意味/汪涌豪著.-2版.-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10 |
220页;23cm.-(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名师工程 文化艺术大讲堂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
|
ISBN 978-7-80647-293-4(/):CNY29.80 |
本书在研究大量原始材料的的基础上,结合书、画及诗文批评理论,从语义学的溯源开始,对“风骨”范畴的语源、内涵和生成途径,其在克服艺术的创作程式化倾向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位置,以及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一一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
● |
正题名:风骨的意味
索取号:B83/3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332311
|
202341711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3/3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332312
|
202341712
|
一楼综合书库/
[索取号:B83/3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332313
|
202341713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3/3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332314
|
20234171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B83/35]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332315
|
202341715
|
一楼综合书库/
[索取号:B83/35]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