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书名: 清儒《内经》校记五种 
作者: 张文虎, 著 ;姚海燕 章原 校注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01
开本页数: 24cm  156页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单 册:
中图分类: R221.09 R221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132-2200-6
000 01429nam 2200277 450
001 1933911218
005 20190927142157.96
010    @a978-7-5132-2200-6@b/@dCNY 35.00
100    @a20190226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a清儒《内经》校记五种@Aqing ru 《nei jing 》xiao ji wu zhong@f(清) 张文虎等著@g姚海燕, 章原校注
210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19.01
215    @a156页@d24cm
225 @a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Azhong guo gu yi ji zheng li cong shu@i医经@v14
330    @a清儒《内经》校记五种, 包括张文虎《舒艺室续笔·内经素问》 (19则)、俞樾《读书余录·内经素问》 (48则)、胡澍《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39则)、孙诒让《札迻·素问王冰注》 (13则)、于鬯《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 (103则), 均是清末著名儒家学者对《内经》进行校诂的经典之作。这些学者在对《内经》探赜索隐、辨正讹误的过程中, 广征博引, 论证过程逐层推进, 逻辑严密, 条理井然, 故常能突破前代校注者多囿于医经的局限, 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中灼见、创见颇多, 集中反映了清代朴学在医经考据、校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对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有很大影响, 对后学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410  0 @12001 @a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i医经@v14
605    @a内经@Anei jing@x研究
690    @aR221.09@v5
690    @aR221@v4
701  0 @a张文虎,@Azhang wen hu@f清代@4著
702  0 @a姚海燕@Ayao hai yan@4校注
702  0 @a章原@Azhang yuan@4校注
801  0 @aCN@bHNYZ@c20190927
905    @aZUCC@dR221@e98
    
    清儒《内经》校记五种/(清) 张文虎等著/姚海燕, 章原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1
    156页;24cm.-(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经;14)
    
    
    ISBN 978-7-5132-2200-6(/):CNY 35.00
    清儒《内经》校记五种, 包括张文虎《舒艺室续笔·内经素问》 (19则)、俞樾《读书余录·内经素问》 (48则)、胡澍《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39则)、孙诒让《札迻·素问王冰注》 (13则)、于鬯《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 (103则), 均是清末著名儒家学者对《内经》进行校诂的经典之作。这些学者在对《内经》探赜索隐、辨正讹误的过程中, 广征博引, 论证过程逐层推进, 逻辑严密, 条理井然, 故常能突破前代校注者多囿于医经的局限, 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中灼见、创见颇多, 集中反映了清代朴学在医经考据、校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对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有很大影响, 对后学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关链接 在五车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清儒《内经》校记五种     索取号:R221/98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667008   202667008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21/98] 在馆     架位导航
2 667009   202667009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21/98] 在馆     架位导航
3 667010   202667010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21/98] 在馆     架位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