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119oam2 2200301 450
|
001
|
1149129635
|
005
|
20111213134003.67
|
010
|
|
@a978-7-5097-1641-0@dCNY59.00
|
100
|
|
@a20110708d2011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z 000yy
|
106
|
|
@ar
|
200
|
1
|
@a共同体与政治团结@b专著@dCommunity and political solidarity@f李义天主编@zeng@Agong tong ti yu zheng zhi tuan jie
|
210
|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1.05
|
215
|
|
@a368页@d23cm
|
225
|
2
|
@a当代西方学术前沿论丛
|
308
|
|
@a丛书第二辑
|
330
|
|
@a本书选取相关学术领域著名学者有代表性的文章,梳理此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澄清“共同体”的内涵,全面反映“共同体”作为一种政治构思和社会机制的优势与缺失,并进一步激发国内学界对于“共同体”,“身份认同”与“政治团结”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与研究。
|
462
|
0
|
@1001012000010855
|
510
|
1
|
@aCommunity and political solidarity@zeng
|
606
|
0
|
@a共同体@j文集
|
606
|
0
|
@a共同体
|
606
|
0
|
@a国家理论
|
690
|
|
@aD033@v4
|
701
|
0
|
@a李义天@f(1979~)@4主编@Ali yi tian
|
801
|
0
|
@bHNYZ@c20111213
|
905
|
|
@aZUCC@dD033@e1
|
|
|
|
|
共同体与政治团结=Community and political solidarity/李义天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5 |
368页;23cm .-(当代西方学术前沿论丛 ) |
|
|
ISBN 978-7-5097-1641-0:CNY59.00 |
本书选取相关学术领域著名学者有代表性的文章,梳理此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澄清“共同体”的内涵,全面反映“共同体”作为一种政治构思和社会机制的优势与缺失,并进一步激发国内学界对于“共同体”,“身份认同”与“政治团结”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与研究。 |
● |
正题名:共同体与政治团结
索取号:D033/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409876
|
202437034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0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409877
|
202437035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0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409878
|
20243703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0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409879
|
20243703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0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409880
|
20243703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033/1]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