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411nam 2200301 450
|
001
|
2156451200
|
005
|
20210525154105.37
|
010
|
|
@a978-7-5132-6207-1@b/@dCNY 35.00
|
100
|
|
@a20200728d2020 em y0chiy50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200
|
1
|
@a脉学研究十讲@Amai xue yan jiu shi jiang@f任应秋著@g任廷革整理
|
210
|
|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0.07
|
215
|
|
@a139页@d21cm
|
225
|
2
|
@a任应秋医学丛书@Aren ying qiu yi xue cong shu
|
314
|
|
@a任应秋, 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
|
320
|
|
@a有书目 (第138-139页)
|
330
|
|
@a在本书中, 任应秋先生尝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脉搏的生理, 用批评的眼光来分析“寸口脉分主脏腑”。其提出“以间接揣知疾病的具体趋势, 自古以来, 都要四诊合参, 不可单凭切脉”, 对一些不合理的机械脉法论予以否定。任应秋先生推崇张仲景, 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对诊断和治疗相互结合的实况实录, 两书中对每一类病症, 都叫作病、脉、证并治, 决不类于一般凭空臆说的脉书。也即是说, 张仲景平脉和辨症是并重的, 是相依为用的, 他决不孤立地武断地仅凭脉而神乎其技。”认为张仲景的脉法中对病机的转变、治疗方法的确定、预后的预测非常有实际意义。
|
410
|
0
|
@12001 @a任应秋医学丛书
|
606
|
0
|
@a脉学@Amai xue@x研究
|
690
|
|
@aR241.1@v5
|
701
|
0
|
@a任应秋,@Aren ying qiu@f1914-1984@4著
|
702
|
0
|
@a任廷革@Aren ting ge@4整理
|
801
|
|
@aCN@bHNYZ@c20210524
|
902
|
|
@aRt937-1437
|
905
|
|
@aZUCC@dR241.1@e27
|
962
|
|
@a6994941
|
|
|
|
|
脉学研究十讲/任应秋著/任廷革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07 |
139页;21cm.-(任应秋医学丛书) |
|
|
ISBN 978-7-5132-6207-1(/):CNY 35.00 |
在本书中, 任应秋先生尝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脉搏的生理, 用批评的眼光来分析“寸口脉分主脏腑”。其提出“以间接揣知疾病的具体趋势, 自古以来, 都要四诊合参, 不可单凭切脉”, 对一些不合理的机械脉法论予以否定。任应秋先生推崇张仲景, 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对诊断和治疗相互结合的实况实录, 两书中对每一类病症, 都叫作病、脉、证并治, 决不类于一般凭空臆说的脉书。也即是说, 张仲景平脉和辨症是并重的, 是相依为用的, 他决不孤立地武断地仅凭脉而神乎其技。”认为张仲景的脉法中对病机的转变、治疗方法的确定、预后的预测非常有实际意义。 |
● |
正题名:脉学研究十讲
索取号:R241.1/2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67635
|
202767635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41.1/27]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767636
|
202767636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41.1/27]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767637
|
202767637
|
基础医学书库/
[索取号:R241.1/27]
|
在馆
|
架位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