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26nam0 2200289 450
|
001
|
2237063670
|
005
|
20220313101829.51
|
010
|
|
@a978-7-01-014015-5@b/@dCNY 58.00
|
100
|
|
@a20141121d2014 em y0chiy0121 ea
|
101
|
0
|
@achi
|
102
|
|
@aCN@b110000
|
105
|
|
@ay a 000yy
|
200
|
1
|
@a传承·创新·超越@Achuan cheng ·chuang xin ·chao yue@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f夏东民, 金朝辉, 罗健等著
|
210
|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4.10
|
215
|
|
@a393页@d23cm
|
314
|
|
@a夏东民, 1956年10月出生, 江苏省苏州市人。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哲学博士, 教授,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320
|
|
@a有书目
|
330
|
|
@a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审视, 一个国家模式的发展趋向最终受制于本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凡是符合本国国情、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模式一定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否则, 将最终被淘汰出局。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依据中国当下的基本国情, 遵循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找到一条正确道路,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之借鉴,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功范式。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飞跃,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
333
|
|
@a政治领域相关研究人员
|
517
|
1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Azhong guo te se she hui zhu yi ke xue fa zhan mo shi de zhe xue si kao
|
606
|
0
|
@a中国特色@Azhong guo te se@x社会主义建设模式@x研究
|
690
|
|
@aD616@v5
|
701
|
0
|
@a夏东民,@Axia dong min@f1956-@4著
|
701
|
0
|
@a金朝辉@Ajin chao hui@4著
|
701
|
0
|
@a罗健@Aluo jian@4著
|
801
|
0
|
@aCN@bHNYZ@c20220313
|
905
|
|
@aZUCC@dD616@e267
|
|
|
|
|
传承·创新·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夏东民, 金朝辉, 罗健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
393页;23cm |
使用对象:政治领域相关研究人员 |
|
ISBN 978-7-01-014015-5(/):CNY 58.00 |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审视, 一个国家模式的发展趋向最终受制于本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凡是符合本国国情、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模式一定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否则, 将最终被淘汰出局。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依据中国当下的基本国情, 遵循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找到一条正确道路,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之借鉴,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功范式。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飞跃,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
● |
正题名:传承·创新·超越
索取号:D616/26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810316
|
202810316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16/267]
|
在馆
|
架位导航
|
2
|
810317
|
202810317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16/267]
|
在馆
|
架位导航
|
3
|
810318
|
202810318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16/267]
|
在馆
|
架位导航
|
4
|
810319
|
202810319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16/267]
|
在馆
|
架位导航
|
5
|
810320
|
202810320
|
文艺社科书库/
[索取号:D616/267]
|
在馆
|
架位导航
|